跟着诗词度中秋
2024-09-19

◎罗伟

千古一轮月,又是中秋时。此时此刻,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在我们的不经意间如约而至。中秋,格外让人宁静、让人感怀、让人思念;或浓或淡、或喜或悲、或远或近,一言概括之,这个盛着圆满的特殊节日,给了世间太多厚重的人文情怀。我推测,从古到今,以至于更远的未来,中秋夜,人们注定要在喜悦与忧伤中演绎独一无二的精彩。

中秋月,是中秋最本质的标志,“天上一轮月,人间团聚时”。这句诗精妙绝伦,短短一行字便道出了人与月之间独特而深厚的情感共鸣。还有更厉害的,唐人司空图在《中秋》中写道:“此夜若无月,一年虚过秋。”又到中秋了,赏秋月之美,悟生活之真,让我们一起步入古代诗词的浩瀚星空,一同感受那穿越时空的秋月韵味吧。

《诗经》是我国诗歌的源头,在这部不朽的诗歌集中,已蕴含有描绘秋月的瑰丽诗篇。“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但见月华如水,美人如花,天地之间充溢宁静大美,温婉缠绵,天人合一。今天品读之,如有恍若隔世之期盼。唐人刘禹锡在《八月十五夜玩月》写道:“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翛然是玉京。”多美的情致啊。

月是中秋的标志,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是中秋厚重的情愫。张九龄,作为唐代的一代名相,因遭奸佞排挤,不幸被贬至荆州。中秋之夜佳节,身处异乡的他十分怀念远方的亲人,遂挥毫泼墨,创作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此诗满载中秋之夜的深切思念,浓烈而幽怨,触人心弦。念及名相之境遇,不禁让人心生怜悯。而宋人朱淑真,亦于中秋之夜,以“谁家横笛弄轻清,唤起离人枕上情。自是断肠听不得,非干吹出断肠声”之句,反笔勾勒,将思念之情抒发得淋漓尽致,令人肝肠寸断。

中秋佳节,历来与团圆紧密相连。写亲情,眉山人苏东坡堪称一绝,他在《水调歌头》中写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首词,挥洒自如,令人读来酣畅淋漓。苏东坡以其卓越的才情,巧妙融合了天上人间的遐思、神话与现实的交织、出世与入世的哲思以及感慨与旷达的情感,引领读者步入一个既通透旷达又清醒执着的境界,展现了其文学造诣的非凡高度。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许多人将这首词解读为爱情之作,但实际上,它是苏轼因兄弟间聚少离多的惆怅而触发灵感,所创作的表达对亲人深切怀念的千古名篇。

中秋与爱情形影不离。无论是甜蜜美满的爱情,还是凄婉动人的情缘,都蕴含着一种独特的美。清代诗人黄景仁在其作品《绮怀十六首·其十五》中便深刻描绘了这种美的意境。“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这首诗据传是诗人在追忆年轻时未能圆满的爱情,虽情深意切,却最终各自天涯,难以相守。在诗人的笔下,与心爱之人虽近在眼前,却仿佛隔着银河般遥远,正应了那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明明心中相爱,却不能在一起”。字里行间无不透露出爱情的凄美和无奈。

戍边的将士对于中秋更是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诗仙李白在《子夜吴歌·秋歌》中深情描绘道:“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这首秋歌,以戍边将士的妻子在秋夜怀思远征边陲的丈夫为视角,细腻地展现了她们内心的牵挂与期盼,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凸显了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责任担当。

中秋与农事也是剪不断的。中秋时节,金黄的稻子布满田畴,一年丰收在望,勤劳的人们在这个时节满是欢喜。宋代大文豪辛弃疾的一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就展现出了乡村秋日的繁荣。“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多么生动逼真的美啊。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他巧妙地运用视觉、听觉与嗅觉的多重感官体验,将山村的自然风光与丰收场景融为一体,情景交融,宛如一幅优美宁静的田园画卷,展现了宋词中描绘农村生活的绝美意境。我们现在的农民丰收节,想必也应该与此有关吧。

“今夜月满苍穹顶,围坐庭院听秋声;一缕清风故园来,疑是远方相问询。我托玉兔传佳音,万里长空常澄明;待到金色满园时,稻花香里又逢君。”念及中秋,心间诗意便如秋水般潺潺流淌,遂作此诗铭记此刻,惟愿秋月宁静,世间美好圆满。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