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映照生活 ——浅评南充籍作家李传君长篇小说《乡愁》
2024-03-26

◎刘逸西

无疑,《乡愁》是我近年阅读中国当代作家长篇小说中的又一部佳作。

细品它的写作特点:全书密布农耕时代的落后阻力与变革冲突。作者在宏大叙事中,善于抓矛盾和焦点,写西滩村吐故纳新,实施土地流转和千亩荷田培育建设,摘掉贫困村的帽子,走向小康富裕生活。善于运用新旧观念在利益、变革中的冲突和阻力。作者将西滩村的阵痛与变革生活化;把国策方针大略精细化。采取浸润方式,不露声色地写得十分细腻和精致,并融入西滩村村民的一言一行,既有生活本来面目,又有文学艺术的真实性,让小说主旨在故事的发展中枝繁叶茂,丰富多姿。

《乡愁》通过一个个妙趣横生的故事,讲述该村正在发生的变革。随着变革,各种矛盾、冲突交织,作者为我们打开了一个乡村社会的“万花筒”,令人惊叹和目不暇接。《乡愁》作者李传君,出身四川阆中农村,是一个有思想、有认知、洞察社会能力颇强的记者。他从事“三农”新闻报道多年,为写这部长篇小说,积累了丰厚的素材。他笔触细腻,文字简洁,有力,功底深厚。书中,“三农”工作十年大事,均有涉及。一个大国轰轰烈烈的扶贫伟业,被他展现得淋漓尽致,且不过分渲染,恰到好处。让人读之,不厌倦,真切体会和感受到:扶贫国策在贫困地区潜移默化所催生出的累累硕果。

小说结构繁多。而《乡愁》,则以“三农”工作十年大事时间为序,像建造一座宫殿大厦一样,夯实地基,全面立体,粗中有细,通过宏大叙事,构建了一部当代中国乡村题材小说的范本。书中人物众多,在这些人物脸谱中,作者大胆突破传统和尝试性写作,让我们明了书中所写的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人生际遇、内心激荡和脉搏跳动。或许作者在现实经验面前,只想还原生活本真,这无关于对与错。

总之,书中人物,个个跃然纸上,生龙活虎,呼之即出。最值得称赞的是:作者去掉了过往先进人物“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同质化写作。抑或,这些“真人”,作者直接从现实生活中移植和提取,并艺术加工而成。否则,单靠虚构,难以抵达人的灵魂与本性。

从细节上看,书中多达六处细写西滩村党支部书记陈仁宇家院坝里种植的一棵桃树,写它在不同年月和季节变换,开花、挂果和枯萎,表面看,作者在写桃树的繁茂与枯荣,实则,写陈家命运跌宕起伏,李传君通过对这棵桃树在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细节描写,暗合人物命运悲歌。

还有,在写镇长何海的妻子钱丽到西滩村探视时,何海却一门心思在想西滩村的扶贫工作,不关心家里的事情,导致其妻心生怨恨。这些细节描写,令人读之揪心,难过和疼痛。它从侧面,烘托出我们的干部在这场伟业中,不仅付出了艰辛,还做出了不小的牺牲!

书中,像这样精细、精致的细节,比比皆是。许多场景和人物,令人过目不忘。

一个作家是否有才华?我一直很固执地认为:要看他写的小说,语言是否有磁性和魔力,是否能吸引人持续阅读下去。

就《乡愁》小说文本语言而论:结实、硬朗、通透、干净、质感、丝滑,有张力和灵性。这便是它吸引我一字一句,读完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原因之一。它让我自始至终保持阅读的兴奋与愉悦;通过文字视角审美,产生语言机智、鲜活、生动和享受阅读的乐趣。无疑,这便是一个优秀作家,运用小说文本,呈现读者构建精致语言艺术的磁性与魔力。这并非人人可及,而是需要个体对语言的敏感天赋,包括对字词的提纯、掌控、排列、组合及生态生成。

我发现:《乡愁》的语言,颇有个体私密的叙事风格。作者在一个句子里,往往无意识,就形成了语言的前置语义与后述语意互通、互补和互相渗透的关系。读它,有特别的意蕴和情趣。令人遐想、回味,耐品。

古往今来,优秀的文学作品,都集中体现在对人性的书写。《乡愁》也不例外,它既写了时代变迁,历史发展沿革,又大胆地写出了人性的善恶,以及人性最真实的本来面目。这对于一个有独立思考和认知的作家而言,是很难的,尤其在当下,要浓墨重彩地书写人性,彰显一个作家忠实记录一个时代的良知与责任,担当与使命,是多么不容易!其唯物主义的笔触,在细腻、客观、真实抵达扶贫现实内核的同时,也在赞扬中鞭打了丑恶,去伪存真;不迎合,不趋炎附势,自始至终,保持一个作家清醒的良心写作!

我还发现《乡愁》的写作动机:还原并尊重人性。作者写乡村扶贫干部是人,不是神。同我们一样,要吃喝拉撒,有七情六欲。在他们身上,不同阶层的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熟悉的影子。因此,读来倍感亲切。作为一名普通读者,我为自己还能读到《乡愁》这样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作品,感到庆幸。

刘逸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诗人,资深媒体人。


最新推荐